當前位置:uu看書>其它>危化品押運新規> 第26章 消防演練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26章 消防演練

我正得意洋洋之時,看到從宿舍樓鐵欄杆門口處,推來了幾輛小車,開頭的是一個胖子,光頂,後面幾個人穿著一身便裝。此時蔣主任發話了:“下面,我們將進行一項滅火示範。”

不用他解釋,我也知道這是幹啥的了,不就是消防演練麼?我心裡從此對這個詞有了深入的瞭解,於此同時,也很想看一看所謂消防演練是什麼場景。

那幾個推車的人,在那胖子的帶領下開始有條不紊的擺佈著車裡的東西。首先,在一片空地上紮了十幾根鐵柱子,拉上一圈警戒線,線上寫著“警戒”二字,形成了一個隔離帶,以免我們進入到危險區域,我對這一幕似曾相識,當年原子彈爆炸慶祝時,民兵們就是一圈又一圈的驅趕著鄉民們到警戒線之外的,一晃十幾年過去了,多少人亡命於此,又有多少人成了一生的殘疾,唉,往事不堪回首,只願災難別再發生。

緊接著,他們在隔離帶內放置了一個大缸,然後向缸內倒入了一些油狀液體,聞著像是村裡那個手扶拖拉機用的柴油的味道。在隔離帶內另一塊空地上,那幾個推車的人又抱了一堆乾柴,又把剩餘的液體傾倒在乾柴上,然後又從車裡拿出了幾個紅色的帶管的筒狀物。瞬間,大家便好奇的緊盯著這個紅色的筒狀物,我也是如此,畢竟是第一次見這玩意。

蔣主任介紹筒狀物是滅火器,用於緊急救火。說起滅火器倒是有一段歷史了。它雖平時為人們忽略,但真到了火災時,尤其是剛失火時,對小火苗很管用,倒是真能大顯身手。

滅火的方式早已有幾百上千年了。我國古代時,多數用大型的缸來裝滿水,然後發生火災時,迅速從缸內取水滅火。比較明顯的就是故宮裡的那些大缸,根據史料記載,故宮裡原有三百零八口,但隨著時光的流逝,現在只有一百單八口了,稱之為吉祥缸,也叫門海,寓意門前大海,當發生火災時,就意味著有無窮的水,能夠及時滅火。相傳,明清兩代五百多年的歷史中,在故宮內發生了不下於二十次大火,也正是多虧了這些缸,才一次又一次的把火滅掉,要不真是會燒燬更多無價之寶,那就真成了巨大的損失了。

但真正的專用滅火器是由英國船長、諾福克郡人曼比在一八一六年發明的,根據書本記載,當時的滅火器是一個圓筒,裡面裝有一些水和壓縮的空氣而成,到滅火時,就利用壓力,把水壓出,進而滅火。

到了十九世紀中期,手提式化學滅火器誕生了,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,因為滅火進入了化學時代,它是法國醫生加利埃發明了。原理比較簡單,就是將碳酸氫鈉和水混合放在筒內,然後再放入一個裝有硫酸的玻璃瓶。當發生火災時,用撞針擊破瓶子,讓硫酸流出,與碳酸氫鈉發生酸鹼反應,產生了二氧化碳,由於產生了氣體,壓力增大,把水壓出桶外,起到滅火的作用。

到了二十世紀初期,一種可用於撲救裝置、檔案資料、儀器儀表等貴重易受損壞物品的滅火器誕生了,它是由俄國的勞倫特教授在聖彼德堡發明的一種泡沫滅火劑,原理也比較簡單,它是把硫酸鋁與碳酸氫鈉溶液混合並加入穩定劑,使用時,二者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氫氧化鋁沉澱和二氧化碳氣體;後來做了改進,把硫酸鋁和碳酸氫鈉分別裝在兩個瓶內,使用時採取一定手段讓其混合而產生二氧化碳,也有用鹽酸和碳酸鈉的。噴出的二氧化碳能浮在燃燒的油、漆或汽油上,能有效地隔絕氧氣,窒熄火焰,待被撲救的物品幹了之後,幾乎無汙染造成。

緊隨泡沫滅火器,紐約的戴維森利用二氧化碳從滅火器內壓出四氯化碳,這種液體會立即變成不可燃的較重氣體,以使火焰悶熄,起到滅火的作用。

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滅火器,如干粉滅火器,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等。但是大多數的燃燒幾乎都需要三個條件,即可燃物,氧氣,以及達到著火點的溫度。這些滅火器出發點差不多都是限制這三個條件中的一個或多個。

蔣主任介紹了一些情況後,便招呼那幾個推車的開始了演練滅火。只見他們精神抖擻的提起所謂的滅火器,來到了隔離帶內。

為首的胖子掏出一個打火機,然後隨手拿起一個地上浸了柴油的劈柴,瞬間便把它點著了,然後引燃了地上的一堆乾柴,又走到大缸處,引燃了缸內的柴油,烈火焚燒,照的他們一個個臉上紅彤彤的。

待燃燒了一會,使火焰足夠大了,只見那幾個人提起滅火器,拔掉保險箱,倒置了下滅火器,然後熟練的晃動了幾下,壓下手提把,只見一團泡沫狀的物體噴了出來,他們先對準木柴起火的根部,只聽噝噝的聲音,木柴便漸漸熄滅了。

當對缸內的油進行滅火時,只見他們對著缸壁,並沒有直接對準柴油噴,隨著泡沫的越來越多,漸漸地便把油麵覆蓋了,隨之火勢漸小,空中的火焰沒有了根基,接著便熄滅了。周圍大多數農村來的學生一個個呆若木雞,被這神奇的一幕看呆了。畢竟家裡或村裡什麼地方著火時,都是費九牛二虎之力取水滅火,沒想到這麼一個小筒筒居然有這功效,便情不自禁的鼓起了巴掌。

蔣主任又苦口婆心的講了一些注意事項,便讓我們散了休息。

大學的第一天便看到了以前我所沒有看到的滅火裝置,讓我的小心臟頗受啟發。尤其是看著消防演練這一幕,我多少還是有點小激動的。我不禁在想,如果當時原子彈慶祝爆炸時,我們村也有好多這些小玩意,那會不會可以減輕一些傷亡?不過話又說過來,即使當時有了這堆滅火器,誰又敢在“彈林火雨”中穿梭,去救火呢?更何況那又豈是小小滅火器所能解決的事情?!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